增韧聚合物体系的性能和形态结构分析
黄丽
Subtype理学博士
Thesis Advisor蒋生祥 ; 姜伟 ; 安立佳
2004-07-19
Degree Grantor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
Department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/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
Degree Discipline分析化学
KeywordPp/epdm共混体 Pbt/epdm共混体 韧性 脆韧转变 形态结构分析 Pp/epdm Blend Pbt/epdm Blend Toughness Brittle-ductile Transition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lysis
Abstract自从吴守恒提出聚合物脆韧转变的临界粒子间距(IDc)模型以来,人们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,发现IDc不仅依赖于基体材料,还依赖于温度、分散相粒子的分布、基体和分散相的相容性等因素。人们还成功地将该模型应用于刚性粒子/聚合物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样品缺口半径、温度、反应增容对脆韧转变的临界粒子间距和相形态的影响;同时使用可视-剪切仪在线研究了共混过程中共混体系的形态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。探索性地研究了刚性粒子增韧尼龙的力学和热学性质。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:
1、发现PP/EPDM共棍体系的韧性和脆韧转变的临界粒子间距IDc是样品缺口半径R的函数,它们都随着1/R的增加而降低。
2、温度对PP/EPDM和PBT/EPDM,PBT/eEPDM脆韧转变的影响研究表明,当以TmBD-T为变量时(TmBD为基体自身的脆韧转变温度),PP/EPDM共混体系的不同缺口IDc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可以约化于一条主曲线上,理论计算的IDc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。发现PBT/EPDM和PBT/eEPDM两种共混体系的临界粒子间距IDc与温度的关系也有类似的结果。
3、发现增容的PBT/eEPDM共混体系的eEPDM的相区尺寸相对较小且橡胶粒子分布较均匀,这使粒子间距ID随橡胶浓度的增加而有效地降低。从而使体系室温下发生了脆韧转变,其临界粒子间距为0.49 μm。这说明反应增容能够大大地提高橡胶相的分散和体系的低温韧性。
4、对PBT和EPDM共混过程的在线研究发现,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,PBT/橡胶体系的分散相的形态依次为纤维化、不规则块状和球形粒子。剪切速率的升高和反应增容都会使分散相的粒子尺寸明显地减小。该实验结果与Taylor的理论吻合。另外,发现剪切速率越高使分散相形成球形所需的时间越短。
Subject Area高分子性能与结构分析
Document Type学位论文
Identifierhttp://ir.licp.cn/handle/362003/5424
Collection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/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
Recommended Citation
GB/T 7714
黄丽. 增韧聚合物体系的性能和形态结构分析[D].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,2004.
Files in This Item:
File Name/Size DocType Version Access License
黄丽.pdf(37953KB) 开放获取CC BY-NC-SA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
Related Services
Recommend this item
Bookmark
Usage statistics
Export to Endnote
Google Scholar
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
[黄丽]'s Articles
Baidu academic
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academic
[黄丽]'s Articles
Bing Scholar
Similar articles in Bing Scholar
[黄丽]'s Articles
Terms of Use
No data!
Social Bookmark/Share
File name: 黄丽.pdf
Format: Adobe PDF
All comments (0)
No comment.
 

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,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,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.